环球导报网

防雾霾口罩有了国标:吸入空气PM2.5浓度不超75

来源:互联网

  民用防护口罩根据对PM2.5的防护效果分为四类,佩戴后吸入空气PM2.5浓度不能大于75微克每立方米。日前,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《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》正式发布,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。公众可根据室外空气污染状况,选择不同防护效果的口罩佩戴。

  在淘宝销量最高的某品牌官方旗舰店,记者看到,多款民用防护口罩标称对PM2.5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0%。质检专家解释说:“口罩以‘过滤效率’表示防雾霾性能。实际上‘过滤效率’只是过滤层材质的过滤效果,并不能代表口罩的防护效果。因为口罩还有密封性的问题,即使过滤效果真的能达到90%,如果密封性不好,防护效果就会受影响。”

  对PM2.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安全性是此次国家标准的两个核心指标。其中“防护效果”以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来界定口罩性能。按照标准规定,口罩佩戴后能将吸入的PM2.5浓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(即过滤后吸入体内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)才是合格产品。“防护效果”级别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,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:D级、C级、B级、A级。A级防护口罩是在室外PM2.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;B级防护口罩适应于严重污染(PM2.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)及以下污染时使用;C级适应于重度(PM2.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)及以下污染时使用;D级适应于中度(PM2.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)及以下污染时佩戴。也就是说,标准实施后,消费者可根据室外的空气污染状况,选择不同防护效果的口罩佩戴。

  此外,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,标准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,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每年8月19日设为“中国医师节”
  • 《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指引》:先知晓自己的血压
  • 辽宁取消三级以上医院门诊输液
  • 中国疾控:不合格疫苗安全性符合标准
  • 中日医院毛发专病医联体暨毛发医学中心成立大会在京召
  • 调查显示:超八成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
  •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10月底前参加医联体
  • 国家卫计委“吕梁山货”扶贫活动在京举办
  • 北京食药安全白皮书发布 公众食药安全满意度86.7%
  • 2030人均期望寿命超83.4岁
  • Copyright© 环球导报网